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中华文化的道与器之重逢,人与美的相会

2、审美深度,从道到器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道儒法三家的审美思想,主导了后来中国几千年的审美活动和制器为代表的科技、工业与文化产业。

从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些规律。庄子认为,天造之物才是最美的。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呢?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原理:审美深度。

什么是审美深度呢?器越近道,审美深度越深,器越远道,审美深度越浅。

因为离道越近,人就会感觉越适然,他本能地觉得适然,他的观感再告诉他,这是美的。反之,离道越远,万物越觉得不适然,就会觉得丑。庄子说,天地有大美,因为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状态,万物都感觉到最适然,所以这种万物总相宜的状态才是最美的。

由此可见,道家式审美,深于儒家式审美,儒家式审美,深于法家式审美。也就是说,素朴之美,深于文雅之美,文雅之美,深于壮丽之美。

文化是道与器之间的连接地带,文化是制器的先决理论和形象基础,没有文化能力,便没有能力制器。因为制器之前,我们脑子里面得先有一个形象,才能把器物按照这个形象制造出来。这个形象是怎么来的呢?

观象、取象、尚象,制器。这便是从道到器的四个步骤。也是一切文化产业从研发到生产的四大基本步骤。

制器尚象,是审美和制器的根本法则。制器是不是尚象,这是美与丑的分界,是一切审美活动的根本导向。如果制器不尚象呢?那就会导向凌乱、噪音、丑陋和浅薄。

丑的本质,就是不存在审美深度,甚至存在反向审美。

美的三种形态:素朴之美,文雅之美,壮丽之美。

丑的三种形态:妖,怪,异。

我们经常会说两个词,美好和丑恶。这两个词,非常准确的反映了道与器的关系,和人的审美活动中的深层机制。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审美本能告诉他们的是——只有美的东西才会好,只有丑的东西才会恶。

有人认为,美丑是没有判准的,是纯粹主观和相对的事。进而认为好恶也是相对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判定器物是不是美,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它是不是合乎道。如果一种东西看起来很美很舒服很顺眼,但是说不上来它为什么好看,这是因为它碰巧暗合了制器尚象的原则。

除了能够碰巧暗合美的原理,能让东西看起来美。还有个办法,也可以让东西看起来美。比如极简主义,它是通过对丑的减少,来让人觉得它很美。

1 2 3 4 5 6 7 8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中华文化的道与器之重逢,人与美的相会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