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中国是印度,还是“罗马帝国”:十字架是甲骨文的亚字变体,华北是上印度,华南是南印度,上印度与南印度之间是中原坝……

怛罗斯之战时,因葛逻禄临阵倒戈,导致高仙芝败走,杜环等一众随军工匠被俘。

杜环所著《经行记》中将穆罕默德(Muhammad)译作“暮门”,华夏典籍也曾将之译为“摩诃末”。“摩诃”的梵文含义是“大”,写作“Maha”,其来自中文“弥大”。

韩愈《唐故秘书少监赠绛州刺史独孤府君墓志铭》上有云:

“朋游益附,华问弥大”。

因此,“Muhammad”与“Banma”均为同源。而后,由“Muha”演化出“马”姓或“穆”姓。

1513年,上文提及的马丁·维尔德西姆勒(Martin Waldseemüller)又制作了一幅世界地图。在1513年的地图中,对中国的称呼“上印度(India Superior)”仍然保留,但将中原坝(Cyamba)改为了“Ciamba”,向后来的“Cina”靠近了。

1507年时,中原坝还是CYAMBA

图片

1513年时,中原坝CYAMBA变成了右下角那个Ciamba

图片

此时,原来标注为lama的位置,变成了“tholoma”,姑且翻译为“(大)罗马”。

据称是1514的现代版完整的全世界地图,绘图者欧龙斯·费恩(Oronce Finé,1494–1555 年)是巴黎皇家学院(今法兰西学院)的首任数学系主任,也是法国最早从事地图绘制的学者之一。

1514年的这幅地图原名Nova, et integra universi orbis descriptio

图片

在这幅地图中(从北极上空的俯视图),中国也被称为Ciamba,而旁边就是大罗马(Tholoma)。此外,在亚洲ASIA的A和S之间,也横空出现了一个Toloma。这个位置看起来很像是吐蕃(西藏)的方位。

此时,左边有个一个非常醒目的地标“Parias”,即巴黎。

1538年,墨卡托地图,如下,也是北极上空的俯视图。

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1512-1594年)是弗兰德斯(今比利时)著名的地理学与制图学家,它是当时低地国家(荷兰和比利时)制图学的代表人物。墨卡托的地理知识大多来自于丰厚的藏书。

图片

在墨卡托地图中,华中地区中原坝也被改称为Ciamba,而Tholoman出现在了吐蕃(西藏)以西的位置。

大罗马Tholoma、Toloma在被不断西移。

1566年全球地图,东亚部分。

图片

此时的华中地区中原坝“Ciamba”已经转音,变为了“Simba”。有意思的是,以前从未出现的希腊(SINAR),横空出现在了本土最上方。

“Tholoma(大罗马)”则位于“SINAR”(希腊)和“Siamba”(中原坝)之间。

上印度(华北地区)摇身一变,成了SINAR(希腊)?

不仅如此,南中国海、南中国也变成了SINARUM、SINA。

图片

卫匡国《中国文法》之后不久,著名的《中国哲学家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1687年于巴黎面世;

1687年,柏应理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了《中国贤哲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一书。

雷孝思(Régis)所翻译的《易经:中国最古之书》将“中国的”也称为“Sinarum”。

原来,中国在西人眼中,还是SINAR(希腊)。

除此之外,更令人震惊的是,1897年,共济会曾刊印出版一份文件“The secret scocieties of all ages and countries”,上面赫然写有Roma(China)的表述:

“The Order was said to have been brought by a Chinese mandarin (a Jesuit missionary?) to England, it being in great repute in China (Rome), and to possess extraordinary secrets.”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想把后面的具体页面也贴出来的,无奈电脑卡了半天,PDF打开太慢,一共369页,应该在有关英国和中国的条目下,今天太累了,下次找到截图再发吧。

由此可见,真正的罗马帝国其实也是暗指中国,而不是坤图上的罗马小城、罗马小村。

图片

搞了半天,罗马帝国的故事版本是中国,是大明。

程碧波教授特别指出,此时的传教士已经修改完西域语音,“Rome”已经可发汉语音“罗马”。

1562年,全球地图右方赫然出现了“LA CHINA”字样,意即“南中原”,用以代称“南中国”。上方是“CHEOE(中)-AN(原)”,可近似发音为“CHINA”。

图片

1570年世界天体剧场地图册中的世界地图,中国已经变为China。

图片

世界天体剧场地图册(Theatrum Orbis Terrarum)出版于1570年,地图册的作者Abraham Ortelius出生于今天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当时与荷兰都属于低地国家)。

1572年全球地图Mappamondo,紧邻吐蕃(Tipura)上方的仍是大罗马(Toloman),中原已经完全写为“China”。

图片

从上面西人绘制地图的名称变化可以看出,从“CYAMBA” – “Ciamba” – “Simba” – “SINAR” – “SINARUM” – “SINA” – “CHINA”的整个演化过程。“SINA”、“CHINA”的发音并非此时完成。这个演化过程实则体现了上述地图的中国来源:从跟随中国古汉语发音“CYAMBA”,逐渐建立书面语言体系,在采用汉语对译方式成功建立自己的词汇和语言体系后,转向采用自己的西语发音方式。也就是说,自己啥也没有的时候,就照着华夏的地名抄,等自己有了书面语言后,就开始逐一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更改。

18世纪以后,现今印度出现了包括著名的《梨俱吠陀》在内的各种吠陀经的写本,到了19世纪,由欧洲人第一次将之刊印成册。而在其中的两部经文《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首次出现了对中国的称呼:cina(梵文)。

由上述多图和分析可知,“TOLOMAR(大罗马)与吐蕃(即“TIPVRA”,西藏)高度相关,“大罗马”正是来自宗教含义“大喇嘛”。这可不是瞎猜,实际上迄今为止,西藏“纳木错”的发音还有“TOLOMAR”的残留,纳木即罗马。此外,“珠穆朗玛”也应是“TOLOMAR”的发音残留,朗玛即罗马。

所以,罗马是当时西人对西藏一大片区域广域之称。综上所述,1513年之前,西人眼中的所谓印度,主要就是指代中国,“India Superior”、“India meri donalis”铁定是中国无疑。而吐蕃在当时西人的心目中,则是大罗马。

“China”是中原,即代表中国。

至此,一切恍然大悟,不仅希腊SINAR(SINA)是中国,连罗马Tholoma也是指代中国!

呵呵,呵呵呵!

1 2 3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中国是印度,还是“罗马帝国”:十字架是甲骨文的亚字变体,华北是上印度,华南是南印度,上印度与南印度之间是中原坝……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