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消失的永乐大典正本:西方打死也不会说的一大崛起奥秘,一册3200万,永乐大典共有11095册,价值超过3550亿……

图片

历经四年的重修,永乐五年(1407),书成定稿,进呈明成祖。朱棣阅罢,十分满意,遂亲撰序言以记其事,将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

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可谓是集天文、地理、阴阳、医药、科技等类,涵盖华夏民族数千年知识之集大成者。

图片

《永乐大典》款式要比一般古书要大一些,高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甚至超过现在的A3纸。

从这幅照片的人、书对比,应该可以有一个大小的概念

图片

因为是皇家主持的修书,故而包装精美,封面是多层宣纸硬裱,再用一层黄绢包裹,书皮左上方贴长条黄绢镶蓝边书签,标出卷数,书皮右上方贴小方块黄绢边签,标出韵目及本册次第。

《永乐大典》(卷11312-11313)

图片

永乐六年(1408),《永乐大典》完成抄写,即为正本,藏于南京文渊阁。由于体量巨大,书成之后,永乐帝并没有翻阅过几次。

永乐十九年(1421年),随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存放于皇宫大内禁中秘府。

此后,弘治皇帝和嘉靖皇帝对其颇为喜爱,尤其嘉靖帝,手边常备着一两册,成了爱不释手的“案头之书”(史料中仅有弘治和嘉靖两位皇帝真正翻阅过大典的记录)。

嘉靖十三年(1534年),明世宗嘉靖帝基本完成了天地坛的改造工程。他先将在嘉靖十年就已完工的圜丘坛更名为“天坛”,又将方泽坛更名为“地坛”,这是天坛和地坛的名称在北京城里首次出现。

同年,嘉靖帝开始在紫禁城东南侧兴建“神御阁”。

因为在他看来,诸如“祖宗神御像”(即现代皇帝画像)、“宝训”(皇帝的训谕编集)和“实录”(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都应该有尊崇之所,并且“宝训”以及“实录”还应该用坚硬的楮木重新书写一遍,并放置于石匮中储藏。但由于彼时京城正大兴土木,修建“天地日月”四座神坛,故此“神御阁”只能暂时搁置。

此前,储存档案的紫禁城文渊阁曾遭受火灾,焚毁了很多重要的典籍。为了防止火患,嘉靖帝亲临现场,提议神御阁仿照南郊天坛的斋宫(皇帝祭天时斋戒之处)样式整体上采用砖石结构,即内外用砖石团甃(zhòu,用砖砌之意),不用一根木头。

其实,弘治年间内阁大学士邱浚就曾提议在文渊阁附近“别建重楼一所,不用木植,专用砖石垒砌为之,收贮繁要文书,以防意外之虞。”甚至,还构想了这座建筑的具体使用功效:上层用铜匮保存累朝实录和国家大事文书,下层用铁匮保存保藏诏册、制诰、敕书等项。

但最初此项提议未受重视,直到四十多年后,文渊阁失火,才予以落实。

在修建神御阁时,考虑到如用石匮储存档案,可能会遇到夏天石头发潮而毁坏档案的情况,嘉靖帝又下令将所有石匮均改为铜制(一说为内部为木匮,外面包铜)。

此举其实沿袭的是秦汉时期的“金匮石室”制度。历史上第一个启用“金匮”制度的,当属汉高祖刘邦。《汉书·高帝纪》记载,汉高祖登上皇位后,“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所谓“金匮”,即铜制的柜子;“石室”,就是用石头砌筑的房子,用以保存珍贵档案,既防火又防潮,可使保存时间更加长久。

此后,主持汉长安城修筑工作的萧何,在未央宫北面不远处修建了天禄阁和石渠阁。

石渠阁为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

天禄阁,藏典籍之所。

两阁逐渐演化成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七月,神御阁历经两年的建设,终于落成。

完工后,嘉靖帝决定专用该建筑存放皇帝的实录和圣训,而皇帝画像则另修景神殿恭奉,因此更名为皇史宬(chéng)。在取名时,据说嘉靖帝题写匾额本想写“皇史藏”,因一时笔误写成“皇史宬”,在一旁的大臣张孚敬认为天子御笔不可轻易更改,最终将错就错,最终便以“皇史宬”为名。

皇史宬(chéng)又称表章库,占地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皇史宬门、正殿、东西配殿、御碑亭等,四周围以城墙。按照“石室”的旧制,皇史宬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正殿建在高1.42米高的石台基上,绕以汉白玉护栏。更独特的是,皇史宬的大殿,采用的是无梁的建筑风格,大殿屋顶为拱顶,南北墙厚6.4米,东西墙厚也达到了3米。

1 2 3 4 5 6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消失的永乐大典正本:西方打死也不会说的一大崛起奥秘,一册3200万,永乐大典共有11095册,价值超过3550亿……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