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拉格朗日:我只是柳夜熙,没想那么牛,是后世把我杜撰成伟大天才的。华夏典籍中的发明权、版权、冠名权都快被人抢光了……

据说,从20岁起,拉格朗日开始着手研究“极大和极小”的问题。他采用的是纯分析的方法。

1758年8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写信告诉了欧拉,欧拉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此,两位大师开始频繁通信,就在这一来一往中,诞生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变分法。

1759年,又在欧拉的推荐下,拉格朗日被提名为柏林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接着,他又当选为该院的外国院士。

这一年,已是两国院士的拉格朗日才刚刚23岁。

1762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解有关月球何以自转,以及自转时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的难题。拉格朗日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获得了科学院的大奖。拉格朗日的名字因此传遍了整个欧洲,引起世人的瞩目。

两年之后,法国科学院又提出了木星的4个卫星和太阳之间的摄动问题的所谓“六体问题”。面对这一难题,拉格朗日毫不畏惧,经过数个不眠之夜,他终于用近似解法找到了答案,从而再度获奖。这次获奖,使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766年,拉格朗日接替欧拉担任柏林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

在担任所长的20年中,拉格朗日发表了许多论文,并多次获得法国科学院的大奖:1722年,其论文《论三体问题》获奖;1773年,其论文《论月球的长期方程》再次获奖;1779年,拉格朗日又因论文《由行星活动的试验来研究彗星的摄动理论》而获得双倍奖金。

在柏林科学院工作期间,拉格朗日对代数、数论、微分方程、变分法和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是在方程论方面。他的“用代数运算解一般n次方程(n>4)是不能的”结论,可以说是伽罗华建立群论的基础。

最值得一提的是,拉格朗日完成了自牛顿以后最伟大的经典著作——《论不定分析》。此书是他历经37个春秋用心血写成的,出版时,他已50多岁。在这部著作中,拉格朗日把宇宙谱写成由数字和方程组成的有节奏的旋律,把动力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把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这两个分支统一起来。他利用变分原理,建立起了优美而和谐的力学体系,可以说,这是整个现代力学的基础。伟大的科学家哈密顿把这本巨著誉为“科学诗篇”。

拉格朗日的学术生涯主要在18世纪后半期。

他是分析力学的创立者。吸收并发展了欧拉、达朗贝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应用数学分析解决质点和质点系(包括刚体、流体)的力学问题。他在总结静力学的各种原理,包括他1764年建立的虚速度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分析静力学的一般原理,即虚功原理,并同达朗伯原理结合而得到动力学普遍方程。

他称为天体力学的奠基者。在天体运动方程解法中,拉格朗日的重大历史性贡献是发现三体问题运动方程的五个特解,即拉格朗日平动解。在具体天体的运动研究中,拉格朗日也有大量重要贡献,其中大部分是参加巴黎科学院征奖的课题。总的看来,拉格朗日在天体力学的五个奠基者中,所做的历史性贡献仅次于拉普拉斯。他创立的“分析力学”对以后天体力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此外,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在数学方面,他在多个领域提出的定理被合称为“拉格朗日定理”。

拉格朗日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中都有重大历史性贡献,但他主要是数学家,研究力学和天文学的目的是表明数学分析的威力。全部著作、论文、学术报告记录、学术通讯超过500篇(部)。

因为拉格朗日的学术生涯主要在18世纪后半期,即1750年开始,那么,终其一生,至1813年其病逝,一共是63年。在这63年中,平均每年要完成超过7.93篇(部)论文、著作、学术通讯、报告记录。实际上,一年要完成1-2本著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还是一些经典的大作、在各领域名垂青史的大作。

1813年4月3日,拿破仑授予拉格朗日帝国大十字勋章,但此时的拉格朗日已卧床不起,4月11日早晨,拉格朗日逝世。可以说,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数学中的很多重大发现几乎都与他的研究有关。

图片

接下来,我们继续深入分析一下。

一、关于微积分的问题

经过不断的考证,越来越多的铁证显示,微积分创立于近代,出自清代李善兰之手,李善兰在上海墨海书馆供职时,在传教士的授意下,扮演了莱布尼茨的角色,并伪造了莱布尼茨与另一传教士闵明我之间的往来通信。

这个时间点是在1830-1850年左右。

所以,拉格朗日在17岁时(1753年)就读到了一篇介绍牛顿微积分的文章——《论分析方法的优点》,是根本不可能的。

微积分要在此后将近百年才产生,拉格朗日怎么可能提前读到呢?

有趣的是,拉格朗日的一生都与欧拉产生了诸多交集。然而,欧拉这个大神经不起考证,完全就是西方数学家集体创作的人物啊!

如果拉格朗日是个真实的存在,他怎么可能与一个压根儿就不存在的人物反复进行交流,并且还因虚构人物的器重,而屡屡受到重用呢?

关于杜撰欧拉的质疑,详见:欺骗华夏那么多年,欧拉公式这座虚构的神像也该倒掉了

图片

二、语言问题方面的硬伤

十六世纪的拉丁语没有哲学思维功能。

根据法国学者吕西安·费弗尔《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中译本第404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拉丁思想仍然是死去的思想。……拉丁语会让他们受制于古老的、过时的思想和感觉方式,……他们的文明已经充斥了基督教、基督教的思想和感情。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程度。”

拉丁语作为一种有巨大缺陷的语言,不但不具备哲学思维能力、以及深奥知识的表达能力,而且在18世纪就已经趋于消亡了(1784年被德语彻底取代),最后成为了一门死去的语言。

但是,1754年,18岁的拉格朗日先用意大利语写了第一篇论文,是用牛顿二项式定理处理两函数乘积的高阶微商,他又将论文用拉丁语写出寄给了当时在柏林科学院任职的数学家欧拉。

拉格朗日是三国院士,除了普鲁士和德国外,他还是法国院士。

图片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所谓的法国科学院是法国和清朝共同设立的。康熙命传教士出访时,送了不少华夏典籍和科技书籍给法王路易十四。两人还在往来信件中互称“兄弟”,爱新觉罗家族与路易家族自此结成联盟,延续了祖孙三代的友情,真是一对好兄弟。

有人说,清朝秘档中满文还记载了有关于此的不少信息,可惜,咱们不懂满文,只能等待将来的研究结果了。

其实,搞清楚这一切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咱们应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属于自己的权利、版权给争取回来。

看看西方下手多快?

1 2 3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拉格朗日:我只是柳夜熙,没想那么牛,是后世把我杜撰成伟大天才的。华夏典籍中的发明权、版权、冠名权都快被人抢光了……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