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帝国隐秘往事: 郑和下西洋不是七次,而是九次。西洋即欧洲之小西洋和大西洋,东西方通过丝绸之路紧紧连接,故有永乐帝宣谕西方

“永乐元年,差太监郑和等往暹罗国。”

也就是说,永乐元年(1403年),郑和还奉命出使,去过暹罗(泰国)。

因此,郑和下西洋不是七次,而是九次。

且首次下西洋的时间也从1405年提前到了1403年。

看来,下图中1405年要改一改了。

图片

根据《前闻记》记载,郑和舰队中曾提及“清和”、“惠康”、“长宁”、“安济”、“清远”等等船名,但由于舰船数量较多(《明史》记载,郑和舰队宝船共63艘),并非每艘皆列其名。而寿藏铭则首次提到了“大福号”的名字。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要叫“下西洋”呢?

原来,彼时华夏在绘制世界地图时将世界各大洋按照方位作了一番划分,以中国为地图中心的视角来俯瞰天下,南北方向以“海”来命名,北方称之为北海,南方称之为南海;

图片

图片

而西方称之为“西洋”,具体而言,有小西洋、大西洋之分,东方则谓之“东洋”,离神州大陆近一些的,称之为“小东洋”,离得远的,称之为“大东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理解了这样的方位概念,“郑和下西洋”还只是到东南亚、只是到南海吗?

显然不是。

就是冲着小西洋、大西洋去的。

在此过程中,郑和庞大的舰队不仅仅造访了西洋,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球,且有1587年西班牙绘制的蒙特地图为证(该地图曾在斯坦福大学的地图收藏中心网站展出)。

郑和舰队与西班牙舰队时不时在海上相遇,并被记载下来,因此郑和舰队不断出现在欧洲、美洲、非洲等地。

大明舰队插三角红旗,有橹浆、不扬帆,下面标注有“Armafa del Ri della China”,意为“中国皇家舰队”。大明舰船穿越南美洲南端的所谓“麦哲伦海峡”。

图片

大明舰船在巴西附近巡游

图片

 

郑和舰队在其他地区巡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郑和舰队在欧洲,左上角是Francia

图片

在非洲

图片

孟席斯经过多年实地考察,在查阅了多国资料、访问了上百个博物馆后,写下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这本书第3篇(第6章)专门列出了“洪保的远航”,同时孟席斯给出了自己的考证结论——郑和船队于1421-1423年实现环球航行到达美洲、澳洲及南极。他认为洪保的船队曾经到达加勒比海后向西航行,经福兰克群岛、巴塔哥尼亚海岸,通过麦哲伦海峡向南航至南极,再沿威德海边缘向东航行,经印度洋的赫德岛、凯尔盖朗岛至澳洲西部,然后经印度洋、南中国海回中国。

当洪保的寿藏铭出土后,立刻有学者眼前一亮,说实物出土证据恰好证明了孟席斯在胡诌!郑和舰队没有去过美洲!

图片

粗略一看,貌似挺有道理的,但是仔细一想,不对呀!

南京是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始发地与大本营,最近几十年来先后发现与郑和、洪保关系密切的明代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罗智、南京守备都知监太监杨庆、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汪浩等多人墓志,他们中也有人随团出使啊,可这些墓志中关于郑和下西洋之记载却皆付之阙如,没什么记载呢。

此前发现的墓葬中,唯有太仓卫副千户周闻墓志中有对“郑和下西洋”的部分记载。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非洲、美洲当地都留下了郑和舰队的传说、石碑,还从沉船上打捞起了许多中国物品,在美洲开凿800米的运河,至今仍然存在;郑和船队在当地留下了部分人,混居融合后,后代依然存在;带去的许多物种(如鸡等家禽),织布技术、家禽驯化技术……都有文化影响的遗迹残留。就连美洲火鸡的发音,都是中国南方称谓的发音。

根据寿藏铭“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可以合理推测:这里的含义是带着朱棣的圣谕去出使西洋诸番国,安抚并明确向下级宣示谕令的。

所谓“谕”,即圣谕,专指上级对下级的谕令。

有学者研究认为,这是朱棣效仿朱元璋,再次对欧洲颁布圣谕。

为什么这么说呢?

1 2 3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帝国隐秘往事: 郑和下西洋不是七次,而是九次。西洋即欧洲之小西洋和大西洋,东西方通过丝绸之路紧紧连接,故有永乐帝宣谕西方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