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落选杨承宗院士没有勋章:放弃高达55万法郎另加补贴的年薪,归国无钱可拿,工资仅是每月千斤小米。这样的两弹幕后功臣,几人知晓?

办公室里,等待他的是时任二机部部长刘杰。

彼时,中苏交恶,苏联专家全部撤回,科研所人心涣散,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肚子都吃不饱,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刘杰把杨承宗安排到了二机部第五研究所主持大局,他深感责任重大。

五所秘密从事的工作是铀矿石的冶炼与提纯,杨承宗心里清楚,接下来奋斗的一切,都将和原子弹紧密相连。

杨承宗刚到五所时,面临的是一个苏联停止援助、撤走专家,又深受极左路线和反右倾之害的烂摊子,科研秩序混乱、人心涣散。垃圾、加工后的废矿渣、未破碎的矿石随处堆放,整个所区就像是一个破旧的工地。

面对五所简陋的厂房、胡乱丢弃的冶炼矿渣以及混乱的科研秩序,杨承宗没有时间叹气和抱怨,他打起精神,怀着十二分的热情,开始对这个“废弃工地”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从保障科研人员的物质生活到增购书籍、设备,从动员职工摆正态度到亲手改良实验装置,杨承宗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用诚挚、有效的行动,日积月累,逐渐扭转了五所的迟暮之气,让它焕发新生,站到了中国原子弹研发的前沿阵地。

不久,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水冶流程、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有机材料等重大研究成果便不断地从五所产生。五所从一个烂摊子一跃而成全国一流的研究所,我国的铀工业也从无到有,开创了天然铀工业生产的历史。

杨承宗领导全所科研人员,在我国第一批铀水冶厂尚未建成的情况下,在五所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建成一套生产性实验装置。

二机部五所是铀矿选冶研究所,为了不耽误原子弹试爆的时间,杨承宗提出了“堆浸法”提取铀235。

这个方法的具体措施便是就地往铀矿石上淋酸,再将收集的酸溶液进行分离、浓缩等系列提纯,就这样省去了很多的繁杂步骤,节省了大笔资金。

1963年,经过两年多的日夜奋战,纯化处理了上百吨各地土法冶炼生产的重铀酸铵,解决了天然铀矿石在水冶、转化等过程中的众多工艺问题,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十项科研成果,生产出了符合原子弹原材料要求的纯铀化合物2.5吨,比组织预定的时间足足提前了3个月,为后来“两弹”的成功研发做足了关键原料供应。

但是在科研过程中,杨承宗为了一次重要的工作汇报,耽误了治疗眼疾的最佳时刻,其本来就受到辐射伤害的右眼视网膜彻底脱落,完全失明。但他却无怨无悔,直等到1964年的那声巨响,他说,一切都是值得的。

图片

图片

二机部下文给研制原子弹有功人员晋级嘉奖,由于杨承宗的行政关系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属于二机部,所以尽管他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与此次嘉奖晋升无缘。

1979年8月,在一次会议休息间隙,杨承宗偶然听到了两位同事的聊天:

“你家孩子今年考上大学了吗?”

“嗨,别提了,就差0.2分!”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段对话在杨承宗心里掀起了波澜。

虽然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公平方式,但对人才的评定能精确到0.2分吗?多少考生可能会因为阅卷老师的误差,或者自身发挥的失误而痛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思虑至此,他不禁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为何不为那些同录取分数线接近的考生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呢?

1980年6月,杨承宗想开办一所自费走读大学的设想见诸报端,引发社会关注,获得了很高的舆论支持。

在他多方努力之下,1980年10月,中国第一所非公立自费大学——合肥联合大正式成立,杨承宗任第一任校长。

图片

1989年,杨承宗受邀重访居里夫人实验室,他把当年伊莲娜·居里送给他的那把钥匙又还给了实验室,作为这段特殊历史的见证和纪念。

杨承宗90岁时,《当代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一书出版,人们才知道了当年居里夫人的女婿让他传秘密口信的事。

杨承宗被誉为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曾跟随居里夫人研究放射化学领域,回国后也参与了原子弹研制工作,为核武器的研究立下了不世功勋,但一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他既没评上院士,也得不到两弹一星元勋的嘉奖。

80年增选,他已经不在科学院系统;

91年以后增选,年龄过大,所以也没有评上。

此外,学术界也有学阀,他是法国回来的,与留学英美为主的留学人员不在一个体系,与留苏的也不在一个体系,中国留法归来的人少之又少。

在两弹一星元勋的评价当中,当时重理论、轻实验,对材料工艺等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他已经离开了相关系统,单位支持不足……

最后,连他的学生都成了院士,可他依旧默默无闻,没有奖章没有报道,连院士名额都没有。

很多老同事和老领导为他抱不平,他才终于住进了新建的院士楼,并获得了何梁何利化学奖。

其实,杨承宗一生淡泊名利。

对于荣誉得失,他显得异常平静,总是谦虚地说:

“事情做出来就好,别的什么都不要去想。”

“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为原子弹炼出了所需要的铀,还有就是在中科大办了一个专业”。

2011年5月27日,杨承宗老先生因病去世,享年100岁。

作为著名化学家伊莲娜·居里的高徒,杨承宗宁愿放弃国外高薪,也要回到积贫积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为国掏空全部积蓄,晚年即使生活窘迫,也不曾向国家索取任何回报。

老一辈科学家毫不为己、一心为国为民的高贵人格令人感佩。

图片

杨承宗被公认为是“没有勋章的功臣”。

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国科研,却从不追求虚名。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绝对造不出原子弹;没有他,我们的国家不会挺直腰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功成何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这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1 2 3 4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落选杨承宗院士没有勋章:放弃高达55万法郎另加补贴的年薪,归国无钱可拿,工资仅是每月千斤小米。这样的两弹幕后功臣,几人知晓?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