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近代中国落后之一大因素:满清愚治,毁书灭学,使民众呈现蒙昧化,与明朝截然不同,与影视剧大相径庭

四、物理学

崇祯年间,曾任兵部尚书的熊明遇著有《格致草》一书,此书别具特色:

“不但对于个别自然现象作了科学的研究与记录,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有意从这些个别研究中寻找出通则与定理。因此他著作中有不少所谓的‘恒论’‘演说’。如卷一有‘原理恒论’‘原理演说’。”

熊明遇的儿子熊人霖,著有《悬象说》《地纬》和《函宇通》。

熊明遇对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的影响也非常大,方以智对自然科学和所谓西学的兴趣,即与熊明遇的启蒙有关。

方以智在物理学原理和规律探索方面有诸多创见。他从气一元论自然观出发,提出朴素的光波动学说,认为:

“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光声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相转应也。”

(详见《物理小识》卷一)

图片

方以智认为,光的产生是由于气受到激发的缘故。

由于气弥漫分布于所有空间,彼此间无任何空隙,被激发的气必然要与周围静止的气发生相互作用,“摩荡嘘吸”,将激发传递出去,这就形成了光的传播。

方以智所描述的是一种朴素的光波动学说。

为区别于近代光的电磁波动说,可称之为气光波动说。

从气光波动说的角度出发,方以智进一步提出了光不走直线的主张,他把它叫做“光肥影瘦”,认为光在传播过程中,要向几何光学的阴影范围内侵入,使有光区扩大,阴影区缩小。

他指出,由于光肥影瘦现象的存在,使得基于光线直进性质进行的测量得到的结果都不准确。

“物为形碍,其影易尽,声与光常溢于物之数,声不可见矣,光可见,测而测不准矣。”

(详见《物理小识》卷一)

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他还做了小孔成像实验,并且努力用自己的理论去解释常见光学现象。

另外,他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和声音的发生、传播、反射、隔音效应,色散,以及炼焦、比重、磁效应等诸多问题的记述,都是很领先。

方以智还在《物理小识》卷一中正确地解释了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

他在卷二中提出:

“宙轮于宇,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

宇宙之宙,意为时间,宇宙之宇,意为空间。

所以,方以智提出的是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时空观。

1637年,《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了合乎科学的解释,他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来传播的,同水波相类似。

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并著《镜史》(已佚)。

……

但凡知道耶稣会传教士的剽窃行径、知道一些有关熊明遇、方以智、宋应星等明人的著作和事迹,都不会困惑于所谓的李约瑟难题,即李约瑟之问(《中国科学技术史》15卷):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公知们经常拿这个来奚落嘲讽,以讹传讹,说华夏只有技术应用,没有技术理论。

是真的没有吗?还是被人别有用心地里应外合地篡改了、剽窃了?

满清治下,康熙、乾隆对科学的兴趣只限于个人玩乐,却不愿科学技术在民间传播。

五、植物学

朱橚(sù)(1361年-1425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洪武三年(1370年)封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为周王,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因擅自离开封地到凤阳秘密会见岳父冯胜而获罪,被太祖下令迁往云南。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底获准回到开封。此后三十余年间,组织编著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作品,对我国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橚利用自己身份地位,组织了一些专家学者,收集大量资料,并设立植物园进行野生植物观察实验。

1406年《救荒本草》问世,收集414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料,载明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并绘有精细图谱。其中近2/3是第一次记载。

图片

《救荒本草》是从传统本草学中分化出来的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也是我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标志。

有学者认为近代植物化学领域中吸附分离法的应用,可能始于《救荒本草》。

《救荒本草》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对于民众有重要意义,并得到近现代外国学者们的高度赞扬。李约瑟等认为,朱橚等人的工作是中国人在人道主义方面的一个很大贡献。

六、生物学

王夫之在《思问录·外篇》中提出了关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的观念:

“质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旧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见形之不变而不知其质之已迁……”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一书中,记述有大量动植物的生态学内容和栽培、管理等知识。他认为“脑主思维”,介绍了关于人体骨骼、肌肉等方面的知识。他自己对于传统医学也素有研究,撰有多种医学著作。

七、化工与冶炼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许多成就,如冶炼生铁和熟铁(低碳钢)的连续生产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化学热处理等钢铁热处理工艺和固体渗碳工艺等,并把铅、铜、汞、硫等许多化学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质,而把与它们有关的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看作是派生的物质,从而产生化学元素概念的萌芽。

图片

宋应星曾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福建汀州府推官及亳州知州等官职。他是明末抛弃功名转向科技研究的科学家。他还有《论气》、《画音归正》、《春秋戎狄》等十几本著作。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他朴素的哲学思想和文学造诣。英国李约瑟则称他是“中国的狄德罗”。

狄德罗是法国《百科全书》的作者与著名的哲学家,实际法国百科全书是抄袭永乐大典,昨日在文中已说过这个问题。

详见:消失的永乐大典正本:西方打死也不会说的一大崛起奥秘,一册3200万,永乐大典共有11095册,价值超过3550亿……

关于天工开物:

  1. 在世界上第一次记载炼锌方法;
  2. “物种发展变异理论”比德国卡弗·沃尔弗的“种源说”早一百多年;“动物杂交培育良种”比法国比尔慈比斯雅的理论早两百多年;
  3. 挖煤中的瓦斯排空、巷道支扶及化学变化的质量守恒规律等,也都比当时国外的科学先进许多。
  4. “骨灰蘸秧根”、“种性随水土而分”等研究成果,更是农业史上的重大突破。

明代炼钢技术在前朝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嘉靖年间,发明了‘苏钢’冶炼法。

现代冶炼专家周志宏说:

(苏钢冶炼法)在国外还没有类似发明,显然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明……整个过程适合现代的冶金原理,不用坩埚而创造出一种淋铁氧化的方法而使渣铁分开,成为比较纯的工具钢。这是中国古代先进炼钢工人的智慧结晶’。

同时,还发明了生铁淋口法,运用生铁水淋灌工具刀口,使工具有钢的锋刃,也是明朝人民的独特创造。”

永乐通宝(1403-1424年)有的含锌量高达99%,欧洲到18世纪才开始冶炼锌。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7中记载了炼焦炭的方法,欧洲到西元1771年才开始炼焦。

1 2 3 4 5 6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近代中国落后之一大因素:满清愚治,毁书灭学,使民众呈现蒙昧化,与明朝截然不同,与影视剧大相径庭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