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德州作协火了。
一看有“作协”这个组织,大家就知道,这肯定是山东德州,不是美国德州了。
德州作协引发全民关注,是因为发布了一份《廉洁文化征文获奖名单》。触目惊心,丧权辱国的满清死灰复燃
在这份获奖名单里,一篇《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特别吸引眼球。
因为在沈腾马丽主演的喜剧《夏洛特烦恼》中,曾经有一个情节,是“官二代”袁华,写了一篇《我的区长父亲》,然后获得“全区征文大赛一等奖”。
这一经典桥段,讽刺的是子女通过歌颂官员父亲获得名声与荣誉,是“公权力的变相世袭”。
因为这个桥段传播极广,深入人心,因此《我的区长父亲》成为讽刺“公权力世袭”的代名词。
最近这几年,爆发的一系列“学阀”和“官二代炫人脉”事件,网友评论中都大量引用《我的区长父亲》。
正因为这个标题太有讽刺意味,传播又太广,因此我很难想象,当今的“县长子女”们,谁会写文章触这个雷。
结果我刚关注这一事件,德州作协就把“获奖名单”以及“文章链接”给删除了。
这文章还真有问题?删除文章不就代表网友质疑有理么?
于是我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我的县长父亲》原文,想看看这个“县长”和子女,经不经得起查。
结果读完文章,我发现这真是一篇契合主题,有血有肉,发人深省的好文章。
壹,“我的县长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禹城首任人民选举的县长。”
看到这篇文章的第一句,我就不由感叹如今的“互联网舆情”杀伤力多么凶猛。
我敢保证,绝大多数“怒喷官二代权贵嗮人脉”的网友,最多也就看了这个标题,
只要看了第一句,就会发现这是描述“建国初期”,熬苦日子那一代人的经历。
这位县长是建国后的“禹城”第一任县长,那么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县长。
通过查官方资料,可以发现这位县长于志明是1929年出生。
这篇征文的作者,于忠东,一个非常“男性化”的名字,但这是于县长的女儿。
通过“忠东”这个很有年代氛围感的名字,能判断作者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
按年龄推算,这位作者应该已经退休,这也解释了因为她六十多岁,所以根本不知道“我的区长父亲”这个梗。
这也证明了,在她们那一辈人看来,“我的县长父亲”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描述,根本不是“特殊讽刺意义”的雷区。
于忠东的这篇文章,呈现父亲“对亲人无情,但对工作和人民忠诚”的形象非常饱满。
文章很长,我会将全文放在今天的“尾条”,这里只截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段落,来看这是个“怎样的县长”。
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讲的主要是“父亲对家人的无情”。
第一件事,就是在1969年,中苏爆发“珍宝岛事件”之后,北疆局势极为紧张。
父亲却在这一年,安排年仅16岁的大哥,到部队参军。
仅仅过去四年,又让不到18岁的二哥,到部队参军。
在父亲的影响下,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到和平年代,他们家没出五服的亲戚,参军的达到72人。
父亲的“无情”不仅体现在让年幼儿子参军问题上,还有一些“可以通融”的问题,从不对“亲属”通融。
文中举例,父亲就不肯给大嫂安排“铁饭碗工作”。
作者堂哥在1961年被分配到山东省水利厅工作,1962年响应国家“精简城市人口”的号召,主动从省厅申请调回禹城工作。
这么高的觉悟,从省厅到县城,却只能是“临时工”工作,打报告希望时任县长的“父亲”通融转正,也被拒绝。
那么县长于志明,是不是只是“无情的酷吏”呢?
文章后半段,呈现“工作中的父亲”,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从1960年到1961年,父亲持续给烈士亲属汇款,留下的给其中一位的汇款单,累计就有35元。(当年这大概相当于多少,我算不过来,但肯定不少)。
1962年,国家给“县长父亲”补发了工资,但于志明以国家也困难为由,将补发的工资全部上缴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