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带孩子出门旅行已成为不少家庭的常规节目,但怎么让出行更有趣?体会更深入?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心得是:出行前,一定要和孩子看目的地的历史纪录片。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从今年年初,按照地域,根据自己的经验,并比较各种高分经典的历史纪录片后,开始了一项工程:每天晚上,等孩子做完功课,他们就一起看一集,至今的半年的时间里,已经累计看了130集。
如今,每次带孩子旅行,到目的地时,孩子就像故地重游,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这样的亲子旅行无论对孩子知识和见识长进,还是世界观的培养都很值得借鉴。一集纪录片通常不过1小时左右,现在,睡前纪录片已成为他们一家的传统,“要是停下来了,孩子反而会不习惯。”
“书里的知识、片中的影像和行走的所见,相互契合,会使得孩子的求知欲更加旺盛。”不仅如此,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小培养孩子的历史观,提前为人生备好经验。
今天我们来分享子辰爸整理的历史纪录片清单。
首都篇
1、《我在故宫修文物》
本片的着墨点主要在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等领域的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匠人们的生活故事,从小视角切入,反映出故宫文化的博大精深。
2、《故宫100》
这是继上部12集的《故宫》之后,又一次以故宫为主题打造的作品。诚意十足,整整100集。
3、《故宫》
2005年央视制作的12集纪录片,从故宫的肇建、作为皇家政治中心的作用、馆藏文物到民国时转变为故宫博物院,抗战时转移故宫文物的艰辛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故宫起起伏伏的历史。
4、《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拍摄《故宫》的原班人马在纪录卢浮宫拿破仑大展时与卢浮宫官方沟通,之后,卢浮宫首次面对华人媒体,全面开放拍摄。
5、《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
不仅聚集了国博百年的风雨历程,更首次披露和呈现了众多难得一见的国之瑰宝,到国博参观前,一定要提前好好了解才行。
6、《圆明园》
关于圆明园的恢宏,除了头脑的想象,不得不求助于纪录片了。这部3集的纪录电影以“悲伤的温暖”作为主题色调,不仅重现了圆明园壮丽的建筑,同时还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帝国、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7、《长城:中国的故事》
严格说来,这部纪录片并不是关于北京八达岭的介绍,而是在介绍长城的历史。通过长城诞生、兴盛与衰落的演变,让我们对中国古老的文明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8、《颐和园》
关于北京的名胜古迹,说完故宫,就不得不提到颐和园。这部6集的《颐和园》同样是由央视《故宫》的原班人马制作的。紫禁城的“礼”和颐和园的“乐”交相辉映,同时展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和文化的光辉。
9、《北京的胡同》
作为北京街巷代表的“胡同” 近来也成为北京游的新宠。32集短小精悍的纪录片向大家介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30余条胡同,有最浓郁的北京腔,最具特色的老建筑,让孩子了解到最接地气的北京文化。
10、《北京中轴线》
看过了细致的胡同,最后再从大处着眼一下我们的首都。此片以北京中轴线为切入视角,以北京城市文化为叙述主轴,突出华夏文明的千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