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

出君下臣,名曰命;施于竹帛,名曰令;奉而行之,名曰政。夫命失,则令不行;令不行,则政不正;政不正,则道不通;道不通,则邪臣胜;邪臣胜,则主威伤。

《三略》

国家治理的五维体系建设好了,整个国家政治机器才能开始良好地运行起来。政治体系建立之后,接下来就要建立行政体系。国家治理体系运行的关键,在于君、臣、民三层之间,能够合成一体,使政令畅通,君主指挥整个国家,就好比一个人指挥自己的四肢。如果政令不通的话,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气血不通了,四肢就不会听心的使唤,人也就生病了。

君主想要指挥大臣做什么事,发出旨意下达给群臣,这叫“命”。传达圣旨,不能只靠嘴说,需要建立完备的通信指挥机制,把君主的旨意写在书帛之上,往下传达给大臣,这叫“令”。

群臣接到君主的命令,奉旨照办,把事情做成,这叫“政”。如果君臣之间谁听谁的这件事出了问题,君主的旨意大臣不听,这叫失命。失命的话,君主的令往下传达,官僚体系就不会照办。令传不下去,大家接不到令,就不知道君主要做什么事,就什么事也做不了,即便做了也会做不成,或者官僚系统往下假传圣旨,做的事都是错的,国家的运行就瘫痪了,这叫“政不正”。

政不正,行政系统崩溃了,君道就无法贯彻执行下去。君主失去了对行政体系的控制,那么权力就会旁落于奸臣。奸臣当道,阻塞了君主的命令,甚至用自己的命令取代君主的命令,导致国家的治理偏离了正规。

奸臣掌握了行政系统的控制权,那么大家都会听他的命令和指挥,而不再听君主的命令和指挥,这样君主的权威就被削弱了。

千里迎贤,其路远 ;致不肖,其路近。是以明王舍近而取远,故能全功尚人,而下尽力。

《三略》

奸臣很可怕,贤臣很难得。要让行政系统畅通无阻,关键是君主要任用贤臣,诛灭奸臣。

而要得到一个贤臣,是非常困难的事,不是随便找个人就是贤臣,得君主主动地去招募和搜寻,并且要对他进行仔细的考察和考验,不能随便信任一个人并将他放在关键岗位上,要慎之又慎。万一他是个奸臣,整个国家就毁了。所以说“千里迎贤,其路远 ;

致不肖,其路近”。贤臣,是要靠君主主动发现和发掘的。不是坐等上门,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对于君主来说,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现贤人,任用贤臣。大臣虽多,但是贤臣很少,要仔细地选来选去,而不是随便从身边找个人委以重任,这是“是以明王舍近而取远”的意思。找对人,办成事,这叫故能“全功尚人”。贤人能找到明主,自己的才能匹配到了合适的职位,他也会尽力尽责地效忠君主,这叫“下尽力”。

只有找对人,才能做成事。找对人,这个事情非常非常重要。找对人,可以坐享其成 ;找不对人,君主不仅事情要失败,而且还要给大臣们做砸的事收拾烂摊子。

如果一个组织的一把手,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找对人这件事上,这个组织肯定会兴旺发达起来。如果一个组织的一把手,不在找对人这件事上花时间,人都没找对就开始做事,这个组织会出很多乱子。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善者得其祐,恶者受其诛,则国安而众善至。

《三略》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有斗争的地方就有正邪。贤臣和奸臣,是不能两存之仇。君主斗奸臣,不是自己和奸臣斗,而是要让贤臣和奸臣斗。贤臣越来越多,奸臣越来越少,国家的政治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反之就会越来越弱。

如果废黜罢免了一个贤臣,那么整个朝堂的贤臣们都会受到打击,很多人都会心灰意冷,甚至选择离开。如果器重和奖赏了一个奸臣,那么奸臣集团就会得势,进而所有的奸臣都会联合起来,打败贤臣集团,以至于奸臣当道把持朝政。

所以,君主要善待贤臣和护佑贤臣,让贤臣集团得到胜利。并且要把奸臣集团全部诛灭。朝中都是贤臣,奸臣没有了,这样的话,国家的政治体系才会安定,朝政清明了,贤臣们就会越来越多。

众疑,无定国 ;众惑,无治民。疑定惑还,国乃可安。

《三略》

贤臣集团和奸臣集团的斗争,君主必须要立场坚定,无条件地、强有力地支持贤臣集团。如果贤臣都来了,和奸臣们做斗争,他们也摸不清君主到底支持谁,邪臣们也不知道君主到底支持谁。

正邪两派一直斗争,君主不表态也不站队,这下就要完蛋了,官僚系统的正邪内部斗争,会一直斗下去,分不出输赢胜负,国家就不可能安定。所以说“众疑无定国”。

因为君道不明,大家也不知道这个国家到底应该怎么治理,一会贤臣集团得势,一会奸臣集团得势,一会这么治,一会那么治,这叫“众惑”。这么治理国家,显然是无法把国家治理好,把百姓服务好的。所以说“众惑,无治民”

君主立场鲜明地表态站队,支持贤臣集团,表明君道的主张,贤臣们赢得全面胜利,这叫“疑定惑还,国乃可安”。

1 2 3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