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毛主席的志向远大是怎么产生的?

家庭教育指导师给你推荐两本书,

一本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 童年。

二本是《解读青年毛泽东》 第四节:想要上学。

当你了解毛主席童年的故事,能更加理解这首诗的真正含义。

这是毛主席17岁,离开家乡去东山学堂读书,临行前给他父亲赋的一首诗。

主席去东山学堂读书,是不怎么顺利的,为什么呢?

因为主席父亲想让主席当商人,不支持主席去继续去读书,但是主席经过一系列捭阖之术,决定一意孤行。

最终在1910年秋天,离开了家乡,迈向主席人生的第一个中转站——东山学堂。

这里面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看看上面推荐的那两本书,对于主席的故事和这首诗,值得你我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呢?

志向是怎么产生的?

为什么少年毛泽东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大志?

这是你我需要思考的问题。用毛泽东语录来解答当前局势

其中的道理和方法,我们也可以进行模仿,进而用来培养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从小也能产生这样大的志向。

志是什么?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黄帝内经·灵枢·本神》

任物者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养志,立志,是一切成就的起点,而就其根本来说,是养神。

养志有多重要呢?

鬼谷子说: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主席的志向是怎么养出来的呢?

从身体硬件来说,主席是他妈妈生的第三个孩子,经过前两个孩子夭折的悲剧,主席的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的身体养护。

从文化硬件来说,毛家因为农事繁忙,无力照料小孩,童年毛泽东,是在外婆家,也就是文家,长大的。

文家是大家族,是耕读世家,既又农业产业,又有读书人,还是文天祥的后人。

所以,在8岁以前,童年毛泽东,在身体方面,养得十分好。

而且,进行了传统蒙学教育

文家有人开了私塾,主席从幼儿阶段就开始在私塾里接受了文化启蒙。

会写字,会背书,8岁就能做诗。

儿歌·应舞狮

1902年正月

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

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

注释:

源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3月版陈晋著《毛泽东与文艺传统》。

毛泽东八岁时,春节于外婆家看舞狮,狮子恰巧舞到八岁的毛泽东跟前。当地有狮子到跟前时需吟诗的规矩,毛泽东即脱口而出此诗。这首活泼有趣的顺口溜,从一个儿童的视角,生动地描写了狮子的可爱形象和烧酒煮肉的热闹农村气氛。”擦菜子”是当地自制的一种腌菜,”擦菜子煮豆腐”是湖南人十分喜欢吃的菜。他的朴素语言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8岁后,主席回到韶山上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典籍

同时,由于主席开蒙早,比同龄人学习得快,主席就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尤其是古代英雄人物传记和历史,这让主席从小就认识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穿越了历史。

同时,由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文化运动,主席通过一些教员给的“新学”的书,认识到了一个更大的现实世界。

这样,主席从小就树立了宏大的世界观。

同时,主席的父母双方的教育配合,对少年毛泽东的影响十分大。

主席的父亲,是一个十分勤劳、聪明,又很严厉的父亲,是一个实干家。

主席的母亲,不识字,但是有着许多传统美德,对贫苦人民有着十分朴素的同情和关爱。

这样,父亲和母亲的影响,一阳一阴,都在少年毛泽东的身上交汇。

阳,代表的是生发、扩张。

就是他父亲那样,从一个欠很多债务的贫民,成为了当地小有成就的富裕农民。

阴,代表的是肃杀、收藏。

就是他母亲那样,会修剪掉少年毛泽东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又能将教育主席,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兼容并蓄。

所以,在父母,亲戚,教员,社会(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时代背景)等四个方面的影响下,让少年毛泽东产生了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

这些,对于我们教育有什么启发呢?

第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养孩子,最重要的,首要的一点,就是养好孩子的身体。让孩子从小知道比健康最重要还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当前,很多早教模式,都搞反了,大错特错。

拼命的,过早的去开发儿童的智力,每天给孩子排得满满的。

孩子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又不运动,大量时间在室内活动,这样身体就长歪了。

什么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些都是愚蠢的做法。

身体好了,才能养好神。

神是靠身体这个物质条件,生发出来的。

鬼谷子说,盛神中有五气,五气是指神,心,德,志,思

没有神,心就成了一个空房子。

进而,也不会有什么志向,更不会有什么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个,在中学阶段十分明显。

我们从小到大,见过很多很聪明,也很勤奋的同学,可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是考不好,也没考上好大学。

因为,他们的身体不好,有不少人,是经常生病的。

第二,要特别重视儿童的启蒙教育

古人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很有道理的。

有很多成年人,终其一生,都在重复儿童、少年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这一点,西方心理学也有类似的研究。

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说的,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儿童期留下的问题。

当然,他们说的太玄乎,但有一定道理。

弗洛伊德把人的生命动力,归结于“性本能”。

太肤浅,太偏执,太粗鄙了。

儿童的启蒙教育,关键不是智力开发。

而是文化熏陶,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

至于价值观,这个受社会和未来人生经历的影响比较大。

一般儿童不会形成比较稳定和有倾向性的价值观。

但是,在儿童期,树立宏大的世界观和崇高的人生观,有助于孩子在未来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第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有了孩子以后,父母双方,各自都要快速成长起来。

现在有的年轻父母,自己都还是个孩子。

要么啃老,要么甩手把孩子丢给老人带,要么和孩子商量什么事怎么怎么办?

这些都没法培养出好的后代。

这一点,其实主席的父母也是这样,开始两个孩子夭折,其父母应该是有责任的。

没经验,也不太重视,导致前两个孩子夭折。

痛定思痛后,主席的父母对于这个事实上的长子,是十分重视的。

在教育方式上,也配合的十分好。

父亲,侧重于摔打他,不论是从小干农活,还是后来叫他参与米生意经营,都是要培养接班人的架势。

母亲,侧重于思想教育和保护他,让他学习爱与被爱的方法。

最后,少年毛泽东因为自己远大的志向,破土而出,决心离开韶山,到更大的世界,去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

所以,才留下了这首令人振奋的七言绝句。

七绝·赠父诗

1910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毛主席的志向远大是怎么产生的?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