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年—1053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字希文,原名朱说。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汉族,祖籍彬州(今陕西省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李元昊造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道德经三字的本意?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范仲淹家训百字铭:
孝道当竭力 ,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 ,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 ,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 逊让敦睦邻。
敬长舆怀幼 ,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洁, 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 ,须报五毂恩。
作事循天理, 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 修身率祖神。
儿孙坚心守 ,成家种义根。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丹诚:赤诚之心
古语说“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兄弟间理应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我们持家立业,必须得注重孝道,维系好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不遗余力。无论是孝道也好,丹诚也罢。都是慈悲的体现,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