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复返于道的理想和实践

二、沉睡的秦国

春秋结束后,迎来了战国时代。战国初期,晋国、齐国、楚国都陷入衰落和平庸,而吴越两国正在打得你死我活。这对秦国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此时秦国国君是厉共公,但秦国朝中没什么精明能干的人才,厉共公也仅仅能维持住秦国稳定的局面,稍微向南边打开秦国的生存空间。

然而厉共公之后,秦国的躁公到献公这八位君主都比较平庸,这可以说是秦国在战国初期的一个沉闷的时代。

与秦国的平庸相对照的是,东边的中原各国开始变法维新。例如魏国任用李悝实行变法,鼓励生产,兴修水利,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任用吴起推进军事改革,增强了军事力量。赵国在赵烈侯的领导下也渐入佳境。后来吴起又到楚国受到任用,也实行了一系列的富国强兵政策。

当东方各国通过变法实现了国力的提升的时候,秦国仍然在沉睡之中。秦国的保守派旧势力拖累着秦国,让秦国无法迈开步伐。

到了在国外流离奔波了三十多年才回国的秦献公继位为国君,长期的流浪生活的磨练让秦献公目睹了东方各国改革所带来的富强,也深刻地理解自己国家落后的原因,他便开始在国内推行改革。但是改革很不彻底。

等到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继位后,他认识到父亲秦献公的改革是不彻底的,粗糙的,也是不专业的,主要原因就是专业人才的缺乏。

我们前面说过,秦国自从东周初期秦襄公时才被封为诸侯,与其他诸侯国并列,论发展程度比其他诸侯国晚了三百多年,而且秦国地方偏僻,其他各国的人才大部分不愿意去秦国,所以秦国人才极度匮乏。如果秦国要在这种情况下追上其他各国,必须要花大力气引进人才。

于是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向天下的人才宣布,谁能让秦国强大起来,就给他高官厚禄。

三、商鞅入秦变法

商鞅在魏国看到了这个求贤令,于是商鞅就响应号召去了秦国。我们现在介绍一下商鞅的身世。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人,诸侯的儿子叫公子,诸侯的孙子叫公孙,所以别人又叫他公孙鞅。后来秦孝公把商地封赐给他,所以他又被叫做“商君”或“商鞅”。商鞅是贵族后裔,小时候受过良好的教育,学问渊博,但到他这一代,他已经是没落贵族了,只好到魏国的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了一个叫中庶子的官。几十年之前魏国的李悝、吴起曾经实行过变法,商鞅在魏国做官后,有机会学习李悝的思想和政策,学习吴起的军事思想。一方面商鞅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在魏国又系统地学习了李悝的法家思想,吴起的兵家思想。而且此时商鞅又拜著名的思想家尸佼为师。所以商鞅的学问越来越渊博深刻,为他以后的变法事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商鞅为什么不在魏国实现自己的报负呢?因为魏国国君不重视他。魏国国相公叔痤知道商鞅很有才能,在去世前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并告诉他,如果不能任用商鞅,就杀了他。魏惠王没有把这个意见当回事,历史将会证明,魏惠王将会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然后公叔痤又把这些话告诉商鞅,让商鞅逃走。商鞅却冷静地说,如果魏惠王不能听从你的意见任用我,难道会听从你的意见杀了我吗?果然,公叔痤死后,魏惠王既没有任用他,也没有杀他。

商鞅继续安静地待在魏国,直到秦国的求贤令传到魏国,商鞅才打算动身离开魏国前往秦国。

到了秦国,商鞅先后用三皇时期的帝道、夏商周三代的王道还有法家的霸道来试探秦孝公,发现秦孝公最喜欢立竿见影就能实现国家富强的霸道,与自己多年所学的法家思想非常契合。两人一拍即合,谈了三天三夜,准备大干一场。

但是用一套新的理论来彻底变法这种事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秦孝公对此还是有顾虑的,而且涉及到改变祖宗旧制度的问题,肯定会遭到反对。所以,秦孝公组织了一场关于变法的大辩论。在这场大辩论中,反对派认为祖宗之法不能变,商鞅认为时代已经变了,所以治国的方法也要相应地变化。商鞅以他出众的口才,渊博的学识,把反对派驳得哑口无言。

在大辩论之后,秦孝公考虑到商鞅初来乍到,还只是客卿的身份,便亲自推行一次改革,出台了一个名叫《垦令》的新法令,法令主要由商鞅起草。这个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不仅在政策上而且在思想导向上鼓励农业、抑制商业,完善税收制度。这项改革的效果是,贵族和商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很多人表示反对。但农业得到了发展,不到三年,秦国的经济水平就搞上去了,占国家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很拥护这个政策。初次变法成功,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行政长官,领导秦国的改革运动。商鞅总算得到了施展平生抱负的机会。

登上左庶长的职位之后,商鞅放开手脚推行改革。秦孝公初次改革的良好效果表明法家思想非常适合秦国这片土地,商鞅便把自己平生所学的理论和在其他国家学到的经验运用到变法之中。秦孝公六年,商鞅先亲自实行第一次改革,在颁布法令之前,商鞅先向全国申明了自己赏罚必信、出令必从的坚决态度,他申明态度的方法就是大家并不陌生的“徙木立信”的故事。然后商鞅才颁布法令,这一次改革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组织全民监督网络。全国百姓都以五家为一保,十保五十家为一什这样的单位组织起来,告发犯罪可以获得奖赏,不告发甚至故意窝藏犯罪会受到连坐的严厉惩罚。

第二方面,强制实行小家庭制,促进增产。一个家庭有两个以上儿子的,就必须分家,不然就要加倍征收赋税。这个政策把家庭解析到最小的程度,释放了多余的劳动力。

第三方面,改革爵位制度,崇尚军功。废除爵位世袭制度,设立新的爵位等级。收回贵族的爵位,取消他们的特权,重新分配爵位。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才能成为贵族。只要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连普通的老百姓都能成为贵族。而以前的旧贵族如果没有军功,就变成了普通百姓。可想而知,这个政策一方面会受到普通百姓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也会受到旧贵族的坚决反对。设想一下,本来靠祖宗留下的家产就能过着优越的生活,现在必须靠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能重新获得,这谁能受得了呢?

毫无意外的,法令遭到了数以千计的人的反对。甚至太子为了向商鞅挑衅,公然犯法。这时候商鞅压力非常大,他要么被反对派推翻,要么就战胜反对派,成败在此一举。商鞅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把太子的两个老师处以刑罚。反对派这才鸦雀无声。

商鞅的政策推行之后,秦国完全变了一个样。百姓富裕,路不拾遗,盗贼销声匿迹。而且国家军事能力大增,进攻魏国,夺回了之前被魏国占领的故土少梁。秦孝公十年,改革见了成效,商鞅被任命为大良造,这是当时秦国最高的官职,集政治军事大权于一身。担任大良造之后,商鞅又做了两件事,一是出兵占领了魏国的固阳。然后第二件事是,把国都从栎(yuè)阳搬到了咸阳。秦国的第一个都城是非子时期的秦地西犬丘,第二个都城是秦文公时期的汧渭之会,第三个都城是秦宪公时期汧渭之会稍微往东的平阳,第四个都城是秦德公时期的雍城,第五个都城是秦灵公时期的泾阳,第六个都城是秦献公时期的栎阳,每一次迁都都越来越靠近东边的中原华夏各国。到了秦孝公时期,商鞅再把都城迁到咸阳,咸阳地理位置良好,无论在经济、交通还是军事上都很有优势,自秦孝公之后一直到统一天下,秦国再也没有迁过都。

以上是商鞅第一次改革的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秦孝公十一年,商鞅开始实行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包含下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禁止大家庭,强行分户。上一次改革规定,不分户的就加倍征税,这只能在普通百姓中生效,而对有些富人没效果。现在是强行分户,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这样又进一步释放了劳动力,还增加了军队的兵员。

第二方面,是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制度,为行政的标准化管理奠定基础。

第三方面,把土地收归国家,重新分配土地,按人口来收税。给百姓分配的土地面积比旧制度大了一倍多,让民力极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为田开阡陌封疆”。有人认为,“开阡陌封疆”是准许土地买卖的意思,实际上是说不通的,因为秦国是抑制商业的过度发展的,怎么可能准许土地买卖呢?按照人口来收税,这个政策让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没了生存空间,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第四方面,是推广郡县制。郡县制其实起源很早,它的得以推广得益于商鞅变法,这个政策对后世几千年的影响深远。秦国军事力量增强之后,占领的土地越来越多,郡县制为这些新占领的土地提供了理想的管理办法。

可以说,商鞅的第一次改革,着重于国内的变革。而第二次改革,已经有了天下的格局了,是冲着统一天下而去的。

第二次改革仍然受到旧势力的反对,第一次改革是太子犯法,太子的老师公子虔代受刑罚,这一次公子虔再次以身试法。商鞅仍然没有放过他,割掉了他的鼻子。

第二次改革之后,秦国越来越强大。秦孝公十九年,周天子封秦孝公为伯,确立了秦孝公的霸主地位。诸侯们纷纷派使者前来祝贺。此时秦国国内富裕,军事力量大增,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拓宽了疆土。在这些军事胜利中,最著名的是,秦孝公二十年,商鞅用阴谋诡计打败了魏国将领公子卬,迫使魏国割让河西地区给秦国。秦国打败魏国之后,商鞅被封在商、於之地,这便是他“商君”之号的由来。据说公子卬是商鞅以前的好朋友,商鞅用阴谋来赢得战争,虽然在军事上非常漂亮,然而商鞅的行为却受到当时人和后人的非议和指责。

1 2 3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复返于道的理想和实践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