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韩非子华夏管理学

圣明的君王,之所以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臣子,就是用好了两个权柄而已。两个权柄就是刑罚和德赏。

这一点后面我们在详细论述。我们学习韩非子华夏管理学,首先要建立一个思维模型。对于组织而言,不论规模大小,不论所处的时代,其架构都是同构的。对于一个领袖级人物来说,治身如一身之君,治家如一家之君,治企如一企之君,治国如一国之君。有了这个思维模型,在讲解韩非子时,我们就可以于显示生活,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相对应。接下来,我们就根据《韩非子》精选部分原文,来理解法、术、势相结合的奥妙所在。

1、

法,对应现代管理学,其实就是组织的制度和奖惩。在韩非看来,“法”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管理者给予被管理者的规定。告诉所有人,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做了能得到奖赏,哪些做了会受到惩罚。

西方管理学则一直宣扬制度论。把领导者的功能大大的弱化。认为只要有一套好的制度,组织和企业就能自然而然的,按照既定的制度发展。这套理论在我们现在看来,基本已经不太完善了。

对于立法要遵从几个大原则。
一、保证领袖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与唯一性。
二、重刑少赏。
三、要适应时势的需要。
四、力求详明且“易见”“易知”“易为”。
五、执法要一视同仁,不避亲贵。还要“信赏必罚”。

这里对于第二、四点,这里要详细讲一下:重刑少赏

对于现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重刑少赏还适合吗?不好意思,照样适合。韩非子是这么讲的。

“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上懦则肆于为非。

对于普通人的一生,财用充足后往往开始懒惰不想出力,统治者一旦管理不严,就会出现胡作非为的现象。

“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

明君懂得这些,所以不培养仁爱之心而加强威严之势。所以母亲对子女厚爱,子女多数不好,是因为宠爱的结果;父亲不偏爱,常用体罚,子女多数很好,是因为严厉的结果。

“故明主之治国也,众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母之爱子也倍父,父令之行于子者十母;吏之于民无爱,令之行于民也万父。母积爱而令穷,吏威严而民听从,严爱之策亦可决矣。”

明君治理国家,多设监察,重罚罪犯,使民众由于法令而受到约束,不靠廉洁的品德而停止作恶。母亲对子女的爱,往往要多倍于父亲,然而父亲的命令在子女那里得到实施,却十倍于母亲;官吏对于民众没有过分慈爱,然而对于民众发号施令,得到实施万倍于父亲。母亲宠爱子女,命令就行不通;官吏运用刑罚的威严,命令就能让人服从。采用威严还是仁爱,哪个策略好,由此也就可以决断了。

韩非子不断的强调慈不养兵的道理,顺便也教给我们一些齐家育子之道。现在我们所提倡的快乐教育、赞美教育;快乐工作,本质上都是不用动脑筋的傻子管理。

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多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其兵半用;利出十空者,民不守。重刑明民,大制使人,则上利。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罪重而刑轻,刑轻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加重刑罚,减少奖赏,这其实是君主爱护民众,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奖赏。增加奖赏,减轻刑罚,这是其实君主不爱护民众,民众就不会为奖赏而拼死奋斗。爵位利禄出自一个人一个途径,那么国家就会无敌于天下;爵位利禄出自两个人两个途径,那么国家军队就只有一半会听命于君主;爵位利禄出自十个人十个途径,那么民众就不会守护自己的君主,国家的安全就难保了。用严厉的刑法让民众明白法制;用法制去驱使人,对国家则有最好的利益。执行刑法,对轻罪用重刑,这样轻罪就不敢犯,重罪更不敢犯,这就叫用刑法去掉刑法。犯重罪而用轻刑,刑罚轻了,犯法的事情就容易发生,这就叫做用刑罚招致刑罚,这样的国家必定会慢慢变弱。

关于利出一孔,华为任正非曾在华为内部多次提到,而且高度赞扬华为利出一孔比任何企业都做得好。很多上市企业在这一点就违反了利出一孔的原则,当企业管理者除了在企业领取奖励报酬外,还能够从股市套利的时候,企业往往就开始走向下坡路了。

“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

法治之道,开始艰苦但能获得长期利益;仁治之道,暂时快乐但长期如此必会处于困境。

韩非子的重刑少赏管理之法,估计也正中现在很多吝啬的管理者下怀。又能提高效率,又能节省成本嘛。其实不然。

“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圣明的君王,之所以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臣子,就是用好了两个权柄而已。两个权柄就是刑罚和德赏。

刑德要并用,只是刑的权重,要高于赏。其实相比较而言,在组织管理中,重赏则更为简单粗暴。重刑少赏反而十分考验智慧。重和少的度,怎么把握,这可是需要领袖级领导人所能掌握的。这个计划在下一期课程中再详细阐述。

过度使用刑罚,会不会太不人性化了?也留不住人才吧。韩非子这里又讲:

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

刑罚严峻,民众就会安宁;奖赏太滥,奸邪行为就会滋生。所以治理民众,刑罚严峻是治理国家的首要选择;奖赏太滥,是治理国家混乱的本源。

圣人之治民,度之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

圣人治理民众,是要衡量民生之根本,不是一味的去满足人民的欲望,只期望有利于民众。所以用刑罚管理民众,并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一种根本性的大爱。

“所谓轻刑者,奸之所利者大,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慕其利而傲其罪,故奸不止也。今轻刑罚,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是故轻罪者,民之垤也。是以轻罪之为民道也,非乱国也,则设民陷也,此则,此则可谓伤民矣!”

所谓轻刑,是要使奸人得到的利益大,而君主给予的惩罚轻。人们向往大利而不怕犯罪,所以奸邪制止不了。要是实行轻刑,民众一定忽视它。民众犯了罪而不处罚,等于驱使国人犯罪而抛弃他们;让人犯了罪再加以惩罚,等于给民众设置了陷阱。因此,轻刑正如会使民众不经意而摔跤的小土堆。因而把轻刑作为治理民众的原则,不是导致国家混乱,就是为民众设置陷阱,这才叫伤害民众啊!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不可谓不严。上至皇族太子,下至黎明百姓,被严苛刑法惩罚的比比皆是。可纵观对比一下发现,国富民强,权贵阶段得到抑制。百姓移风易俗,夜不闭户,人人皆可因功获爵。虽有少数好人因为连坐、株连之法,无罪受罚。但绝大多数奸邪之事都得到了抑制。受损最大的是门阀士族和那些坏人,受益最大的是百姓庶民和那些好人。六国百姓争相皆投奔强秦。六国士人皆向往到秦国一展鸿鹄之志。所以前面提出的,不人性化,留不住人才的顾虑皆可打消。

有些人估计还是会反对,因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人都是有良心的,得到重赏必然也知恩图报。韩非子这么回答的:

“故桀贵在天子而不足于尊,富有四海之内而不足于宝。君人者虽足民,不能足使为君天子,而桀未必为天子为足也,则虽足民,何可以为治也?”

所以夏桀贵为天子而不满足于自己的尊贵,富有四海而不满足于自己的财宝。做君主的纵然使民众富足,但不能使他们富足得像天子一样,而夏桀也未必以天子为满足;虽满足了民众财富需求,但又怎么能用来作为治国的原则呢?

当然韩非子也并不是排斥所有的重赏。“厚赏,则所欲之得也疾”赏赐重,管理者所想达到的目的也会很快。对于特殊情况,特殊时间,特殊事情,重赏、揭榜方式也是需要。

总结一下:

“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使民以力得富,以事致贵,以过受罪,以功致赏,而不念慈惠之赐,此帝王之政也。”

所以,明君治理国家,适时应事以获得财物,评定赋税来调节贫富;厚赏爵禄使人们竭尽才能,加重刑罚来禁止奸邪;使民众依靠出力得到富裕,依靠功业获得尊贵。因犯罪受到惩罚,因立功获得奖赏,而不考虑仁慈恩惠的赏赐,这是成就帝王大业的治理之道。

重刑少赏,无论治国、治企、治家皆可。

制度和法令的“易见”“易知”“易为”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所谓的法,需要以文字和图画形式,编著在书籍上留存,陈设并执行于各级官府,同时公布到百姓民众,根植于万民心中。

“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

君王虽在上层管理上,能够用术整顿吏治,但如果法令得不到滋张,照样会有官吏祸害百姓的忧患。

这就是制度和法令的“易见”“易知”。我们现在的国家和企业,法令不可谓不多,制度不可谓不完善,但能有多少是根植于人民心中,有多少是根植于员工心中呢?恐怕大多都根植于律师和人力资源管理员心中吧。如果按照韩非子的思路,律师这个职业不应当出现。出现了就证明,法制定的太过繁杂,不“易见”不“易知”。

思考几个问题:刑重而必、任法不任智、告奸、连坐等法令的好坏?

现代的法律就理解不了古代株连之刑。以妇人之仁认为古人太过残忍。株连往往针对的是谋逆之人,动摇的是国家领袖的核心权威,动摇的是天命所系。造成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生活的动荡。所以要被株连,让其家族斩草除根。

告奸、连坐呢?

“是故夫至治之国,善以止奸为务。然则去微奸之道奈何?其务令之相规其情者也。则使相窥奈何?曰:盖里相坐而已。”

因此那种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善于把禁止奸邪作为首要的任务。然而对于那些不易察觉的奸邪行为,如何进行去除?务必让民众自己相互监督。怎么样能够让民众自己相互监督呢?用同里犯罪连坐的刑罚(一里五十户,同里有罪,相连受罚)。

现在我们在想想,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多贪赃枉法之人,屡禁不止且肆无忌惮?为什么很多举报人会遭到打击报复,且被人说成多管闲事?为什么那么多中层和基层干部能够欺上瞒下,却能获得高位厚禄?韩非子和商鞅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株连、告奸、连坐等制度,如何在企业管理里转化使用。

1 2 3 4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韩非子华夏管理学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