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汉语拉丁化为什么直到八十年代才终止?国家明令废止,为何文改委一拖就是八年?早年一部有关汉字起源的动画打疼了谁的脸?

抗战期间,周有光逃到四川,1941年进入新华银行工作,抗战后他被新华银行派到美国。

据周有光回忆,在美期间,“工作的待遇很好,业余读书,的确非常用功,不肯浪费一点时间……纽约市中心有一个公共图书馆,服务好极了,我每天一下班就到图书馆去看书。

图书馆的人员看我每天都去……便说:‘你是研究人员,我们给你优待,给你一个研究室。’……借书时随便借多少都没有关系,借了放在房间里。那是真正为人民服务”

美国人的工作效率给周有光留下深刻印象,他说,日本曾派个调查团到美国,完成了一个很厚的报告,结论是:1个美国人抵得过15个日本人。

1949年后,周有光回到大陆,除了爱国情怀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收入上,我在美国和中国相差不是很多。”

周有光一边在复旦大学教书,一边在新华银行当秘书长,此外还担任人民银行上海区行第二业务处处长,“拿三份工资,工作很顺利”。

1952年5月,周有光的《中国拼音文字研究》一书正式出版,一年之间竟翻了4版。1954年,周又出版了科普类的书籍《字母的故事》。

【汉语拼音方案原是为替代汉字】

1955年,周总理点名要周有光去北京从事汉语拼音工作,任文改会下属的拼音方案委员会组长,文改会另有一小组,但不对外挂牌,专门负责简化字。

重用周有光,因罗常培、陆志韦、黎锦熙、王力、倪海曙等学者分属各单位,“实际上开会来一来,平时他们各有各的工作”。

此外,语言学者钻故纸堆的多,研究字母的少,不如周有光这样的“外行”好用。周有光曾说:王国维很有学问,可他的学问有多少是能应用的?

拼音方案委员会的工作原本目标是取代汉语,但据胡乔木说是“文字改革”。

斯大林提出汉字太难认,是否可以搞一个民族化的拼音方案,不一定按照别国的字母来设计。

斯大林曾对郭沫若说:“我们苏联的儿童,只要学习三个礼拜,学会了俄文字母和拼音法,就能够看书,你们的情形怎样?”

郭沫若回答道:“我们不行。往往学了三年还不能够看书呢。汉字学起来的确是有困难的。”

早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曾推广过拉丁化“新文字”,吴玉章为主要领导者,1940年12月25日,边区政府颁发《关于推行新文字的决定》,宣布新文字与汉字具有同等法律地位,1944年暂停。

在拼音委员会中,负责起草方案的是叶籁士、陆志韦、周有光三人。

叶籁士是语言学家,曾任人民出版社第一副社长兼第一副总编,1954年调至中央宣传部,后在文改委任秘书长,行政工作繁忙。陆志韦是我国心理学的奠基人,还是诗人、语言学家,40岁时便代理燕京大学校长,1952年遭错误批判,陆平时教学工作繁忙,此外还在语言所从事研究工作。

周有光曾说: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是三个人,只是我干的多一点罢了。

对于汉语拼音方案,当时最受批评的是j、q、x,因与外文发音不尽相同,有人对周有光说:我姓邱,我以后岂不成了阿Q先生了?

周有光开玩笑说:你不要怕,英文里面的皇后(Queen)也是以Q开头的。

因毛泽东反对,传统汉字并未废除,汉语拼音方案只起辅助作用。

1995年,季羡林先生在一次访谈中,提出东西方文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认为“21世纪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东方文化”。

周有光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种“轮流坐庄”是把东西方文化看作势不两立,有违历史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有先后,殊途而同归”的观点。

2009年,季羡林先生提出:“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中国文化的信息都在那里面。”

周有光反驳说:该不该简化,要问全国的小学教师,简化汉字有弊有利,但利多于弊,周有光曾问联合国语言学会的工作人员,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中,哪种用得最多,结果80%用英文,15%用法文,4%用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中文加起来才1%,这和英文怎么竞争呢?周有光认为汉字简化还不够,只有更简化,才能更好地被世界接受,但目前要先稳定下来。

周有光曾说:“人家把他(指季羡林)放在语言文字界里,他不懂语言文字学,写的书都莫名其妙,讲了许多错误的话,连我的学生都写文章批评他。”

不过,周有光同时也表示:季羡林这个人还是很好的,他的《牛棚杂忆》也写得好,我们只是学术观点有不同。

年老时,周有光总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回忆自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的经历。彼时,他每天要读英文报刊,并且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今天的消息哪一条最重要?’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条消息最重要?’

第三个问题:‘这条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

不知道就赶快去查书,查书首先是查百科全书。”

图片

这种英美式的读书方法,使他获益良多。

有鉴于此,沈从文送了他一个“周百科”的美称。后来,周有光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不过,令周有光颇感遗憾的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出版已近 30 年,却只卖了不到 20 万部,而日文版在日本刚一出版卖出了 70 多万部。

图片

 

在花旗国时,周有光还与爱因斯坦有过交集,聊过两次。

周有光回忆口述:“在美国的时候,我的上司,也是我的朋友叫何廉。他告诉我说,爱因斯坦空闲得不得了,很愿意与人聊天,问我愿不愿意去?我当然说愿意喽!我们不住在一个地方,我就过去找爱因斯坦。我们一共聊过两次,他的学问我不懂,我的行业他也不懂。所以,我们两人的聊天,就是普通聊天,不是学术聊天,所以内容我都忘掉了。后来我的小辈听说我的这个经历,问我怎么没有提及过,我说,‘你们觉得重要,可我觉得一点也不重要,当然没必要提了。’ 不过话说回来,爱因斯坦这个人对人很友善,讲话很随便,这么伟大的科学家,一点架子都没有。”

不知诸位看了有何感想?笔者是有些感想的。

1977年12月20日,二简字仓促出台,在社会上引起混乱,次年4月、7月,教育部和中宣部分别发出通知,停止试用,但推出此举的文改委却拖拖拉拉,一直拖到八年之后,拖到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后,才正式明令废止,态度不可谓不消极。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试用,在付出了混乱的代价后,人们终于发现中国并不适合使用拼音文字,因为汉语中有太多的同音字和同音词(比如,"攻击”和“公鸡”),这些同音词只能用汉字来区分。

正因为如此,表音的拼音文字只能作为汉字的辅助音标,不能取代汉字的书写。

1986年6月,国务院宣布“二简字”停止使用。然而二简字在很长时间,仍为消亡,偶尔会出现在各种非正式的场合。

图片

其实,作为全世界唯一的三维文字,汉字是有很多优点的:

图片

百年来,把自身的落后归罪于文字的落后,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

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当人们认识到蕴藏在汉字中的智慧与奥秘后,英国科技发明报导专家在1987年宣布:下一代声控计算机的第一语言是汉语,他相信人类总有一天都要学习汉语。

图片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宫崎骏曾经膜拜的高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4年推出的一个作品吧,网友皆将之成为寓教于乐的典范。

这是一个父亲通过讲解象形文字,来说明中国文字起源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却十分有趣,而且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一幅简单的山水画,有日、有山、有水

图片

木,双木成林

图片

树枝上立着两只鸟。木与林多了,就成了森林。

森林旁边,来了一只大象

图片

图片

这是什么字?估计你已经猜到了,竹子的竹

图片

一匹马,后面跟着一个马夫

图片

马夫蓄势待发,纵身一跃,飞身上马

图片

图片

策马前行

图片

经过一片竹林

图片

从农民伯伯的田间飞驰而过

图片

风驰电掣般到了树林边

图片

前面有河拦住去路,马儿一个急刹,马夫不慎摔落下马,起来时,马儿跑了。两只鸟儿飞来,在马夫头顶盘旋

图片

要如何过河呢?

马夫取出刀来砍伐树木(刀字出现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马夫利用砍伐的木材造了一条“舟”(舟字出现了)

图片

马夫乘舟出行

图片

原来,河中有鱼。马夫变成渔夫,用“网”开始捕鱼(网字出现了)

图片

图片

这样的作品,用于启蒙阶段孩子识字如何?

谁说汉字不如拉丁字母?

只是,当年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早已不复当年盛景,像这样优秀的作品近年来鲜有问世。

38年过去了,我们还能做出这样寓意深刻、栩栩如生、打动人心的作品吗?我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也费尽心力植入《昆羽继圣》四部曲中去了,会有人接棒,继续推动这个梦想吗?

1 2 3 4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汉语拉丁化为什么直到八十年代才终止?国家明令废止,为何文改委一拖就是八年?早年一部有关汉字起源的动画打疼了谁的脸?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