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大量西方伪作发端的重要窝点:肮脏的剽窃,卑鄙的抄袭,佣书西人的帮凶,还立牌坊骗尽天下所有人

鲜为人知的是,小刀会起义时,这种汉语夹杂字母的方式还成了联络密码。

传教士最初也想自己单干,还能省点钱,他们不是没试过,自家就有印刷机,结果呢?失败了。

对此,王韬就曾表示:

“那书,他读过,用来盖坛子、糊窗子还算高抬了它,就配扔到茅坑里!”

看到了吗,连王韬都对传教士的书如此鄙夷,可见他们的真实水平。

但即便如此,1856年9月10日,麦都思离任回国,从上海登船启程时,王韬仍旧以诗送别:

“知己生平首数公,海邦物望最为崇。从公欲作褰裳想,海云黯黯水舒舒。”

啧啧,真实好知己,好知己啊。

……

墨海书馆出版业务在1860年以后趋于萎缩,其原因有三:

其一,早期中坚人物麦都思在1856年回国探亲,翌年去世,使书馆业务遭受沉重打击;

其二,书馆另一重要人物伟烈亚力在1860年离职他去;

其三,美国长老会的美华书馆自1860年从宁波迁来上海,其设备精良,技术先进,明显优于墨海书馆。

因此,墨海书馆的出版活动逐渐被取代,直到1877年7、8月间才真正停业。

上海出版最早的城市年鉴 Shanghai Almanac for 1852 and Commercial Guide 中记录的墨海书馆基本情况,当时的负责人是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

图片

1873年10月14日《申报》刊登的墨海书馆出售《中西见闻录》(The Peking Magazine)新书的告示。对于墨海书馆的停业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从这则消息来推断,19世纪70年代初期该机构仍在运营

图片

不过,墨海书馆这些人并未因此失业,而是很快就被安排转往了另一重要的地点“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继续从事相关的未竟业务。

19世纪末,在华天主教各修会的传教士已约有800人,教徒从1860年的40万人发展到约70万人。

以江南地区为例,1860年有传教士共约50人,传教据点400余处,教徒7.7万人;到19世纪末,这一地区的传教士增至170人,传教据点增至1000处,教徒约有12万人。

基督新教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

与天主教不同的是,新教的传教据点先是由通商口岸扩及各地城镇,后来才逐渐传入乡村。据1877年的统计,新教传教士共有473人,差会总堂91个,支堂511个,正式教堂312个,教徒13035人。

据另一统计,1860年新教传教士约有100余人,教徒约2000人;到19世纪末,传教士增至约1500人,其中英国传教士占50%,美国传教士占40%,其余10%则来自西欧和北欧,教徒增至约8万人。其中内地会的组织发展最迅速,传教区域最广泛。

对于中国人,尤其是知识阶层来说,教会对中国的文化影响更是不可低估。教会通过出版书籍、创办报刊和兴办教会学校,用“文字播道”的方式实施西方的“文化霸权”。

李提摩太宣称:只要控制住中国出版的“主要的报纸”和“主要的杂志”,“我们就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头和背脊骨”。

教会在中国设立的出版机构,除了1843年伦敦会在上海设立的墨海书馆、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设立的华花耶经书房(1860年迁至上海,更名“美华书馆”)外,后来还有1877年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韦廉臣成立的广学会、1877年丁韪良等人创办的益智书会。

这些传教士极力鼓吹“为着基督教的利益而来办教育”,力图“培养一批受过基督教教义和自然科学教育熏陶的人,使他们能够胜过中国的旧式士大夫阶层”。

他们披着宗教的外衣,表面干着光辉的教育事业,实际却行殖民主义之举,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进行侵略、渗透和影响,以达到“基督教征服世界”的目的。

墨海书馆,墨有书香,但墨是臭的,也是黑的。

1 2 3 4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大量西方伪作发端的重要窝点:肮脏的剽窃,卑鄙的抄袭,佣书西人的帮凶,还立牌坊骗尽天下所有人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