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华夏正坐如何修身养性?

席居文化起源于先秦,是中国的原生文化。

席地而坐,席地而卧这两个成语就是席居文化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聊聊,席地而坐成语中的“坐”。

这个坐,在我们的文化中叫正坐。

假如要用一个字来概括我们文明的话,正这个字,或许可以概括。

在唐朝之前,古人日常生活里的坐,就是正坐的姿势。

后来,引进了胡人的椅子,才不正坐了。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两三岁的小宝宝,会很自然而然地跪坐在地上玩。

但是,小宝宝的坐,是屁股直接坐在地上。

大人几乎是做不到的。全国疫情反复要小心,用中药防疫香囊来防

所以,就只能坐在脚跟上。

我们现在正坐,就是恢复小宝宝时候的,一些自然而然的正确习惯。

是返璞归真的一种操作。

所以,在古代,孩子们学的第一项礼仪,就是正坐。

其意义与新兵入伍练习正步相当。

坐的训练,除了能磨练孩子们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

正坐的修身养性

首先,正坐可以让人心静、心态平和。

自带止息功能,对大脑充分休息很有帮助。

读书学习思考的时候,特别适合。

其次,正坐膝盖屈膝,有利于引血下行。

《黄帝内经》说“肝主筋”。

而膝又为筋之府,正坐有利于松开膝盖和脚踝,从而引气血下行。

既可养肝护筋,又可通畅下肢血脉。

第三,正坐的时候,吸气自然加深,有助于肾纳气。

正坐的过程,就是促进心肾交通的过程。

从而有利于引血归元,潜阳固肾。

第四,正坐可以很好地拉伸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侧,久而久之胃经就得到了疏通。

脾胃不好,还有普遍存在“亚健康”的人群,都可以通过正坐来逐渐恢复健康。

另外,胃经上有一个长寿美容穴——足三里

平时多按揉,健脾养胃补气血。

第五,正坐时,会自然保持脊椎挺直,对脊椎颈椎有好处。

人的脊柱上“挂着”人的五脏六腑,“挂着”各种气血通道。

脊柱如果出现小关节错位或脊柱侧弯,会影响相关脏腑的气血运行。

正坐时,脊椎自然挺直,身形良好,而且整个上半身都保持在放松状态。

还能有效减少对颈椎的压迫,纠正颈椎的自然弯度。

需要注意的是,正坐不是练功,没有所谓的正确姿势。

基本的姿态对了就可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正坐搞成了“双盘”。

正坐,一般有日常正坐,礼仪正坐,养生正坐,三种正坐姿势。

日常正坐,参考小朋友日常坐在地上玩游戏的姿势,舒服为宜。

礼仪正坐,主要是精气神要挺拔,甚至外张。中国文化概论最健康作息时间表之子午流注图

养生正坐,和礼仪正坐相反,要内敛,而不是外张,不要刻意地彰显自己的精气神。

然后,身心放松,自然而然,就是正坐的正确姿势。

正坐的消失,不仅是一种礼仪的消失,更重要的是人的阳刚之气也受到了影响。

令人欣慰的是,不少人已经认识到正坐之益处并坚持于养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华夏正坐如何修身养性?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