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隐藏在博物类书中的化学:原来截取《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等华夏典籍的部分内容重新组合,就可以建立一门新的学科

19-20世纪之后,整个西方学术都走向了无限拆分、无限细分的道路,拐进了一条胡同里,长期出不来,因而并无太多理论建树。

至于华夏么,光是北京一地,就有多少条胡同?数都数不清啊。

史海钩沉,让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些陌生而熟悉的名字。

魏伯阳(约100~170年)

东汉炼丹家,名翱,号伯阳,后人称其为“云牙子”,会稽上虞(今浙江)人,著有《周易参同契》一书。该书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炼丹术专著,其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非常丰富。“丹鼎”其实就是一种化学反应装置。

该书记录的有关化学知识和观察到的化学事实主要有:

  1. 水银容易挥发的特性,也容易与硫黄相化合,化合为丹砂(硫化求);
  2. 氧化铅能被炭还原成铅;
  3. 几种不同金属可以组成合金,铅求齐(求铅合金);
  4. 从汞矿石可以制得红色硫化汞;
  5. 黄金不容易氧化;
  6. 物质起化学反应时,配比很重要。

葛洪(约281~340年)

东晋著名炼丹家、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人称葛仙公,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受封为关内侯。其所著《抱朴子》内篇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同时介绍了许多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

①红色硫化汞(丹砂)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汞;

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 HgS : Hg + S = HgS ;

③黑色 HgS 隔绝空气加热(升华)变成红色晶体 HgS 。

这便是可逆化学反应的记载。

归结起来,《抱朴子》一书:

  1. 最早记录反应的可逆性和物质相互转化的实验现象,描述具体;
  2. 记述了金属置换作用的实验;
  3. 制得外表如黄金、白银的几种合金;
  4. 列举某些化合物的性质及升华提纯的操作要点;
  5. 汇集了多种炼丹的矿物原料。

陶弘景(456-536)

南北朝的医学家和炼丹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陶弘景在其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记录了焰色反应

“先时有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消大同小异,月出月出如握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

“朴消”即硫酸钠,“消石”即硝酸钾(彼时“消”与“硝”通用)。

1000多年后,直到1854年,德国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Robert Wilhelm Bunsen,1811一1899)才在西方第一个发现焰色反应。

孙思邈(581-682年,一说541-682年)

唐代医学大家,养生学和医学相结合的集大成者,人称“药王”。孙思邈的著作《丹经内伏硫磺法》载于《诸家神品丹法》,里面最早记录了黑火药的配方。

沈括(1031~1095年)

北宋的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折江杭)人。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他担任过司天鉴、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知延州等职务,晚年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东郊)。

其所著《梦溪笔谈》一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其中记录了许多化学知识,如灌钢技术、由胆矾水炼铜等。沈括根据陨石的比重和外观,断定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还用正确的方法鉴别了硫酸盐。

《梦溪笔谈》最早记载了石油的用途:

元始1080年,沈括在陕北看到老百姓收集石油来点灯,用石油然烧的烟炱制成墨,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并第一个提出了“石油”这个科学命名。

1979年7月1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在1964年11月9日发现的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星”。

宋应星(1587-约1666年)

明代著名科学家,字长庚,奉新(今属江西)人。

其所著《开工天物》轰动全欧洲,在日本兴起“开物之学”。里面所记载的化学知识相当丰富。

天工开物“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外,书中还有磷火的记述:“暮夜鬼火游烧……孤野墓坟……直待日黄昏,此火中隙而出……”这说明宋应星已发现磷的自燃现象。

除却《天工开物》外,宋应星还著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但多已失传。近年来,在江西省偶然发现了宋应星四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

华夏有化学吗?

当然有。

化学只是近代西方分科的命名而已,早在“化学”这个名称诞生以前,华夏已经在这方面研究了几千年,并多有建树,例如煤炭炼焦、高炉铸铁、陶瓷上釉、水法炼铜、灰吹法制银、制锌、萝卜提硝法、汞齐、铅丹药物化学等等。

知道《天工开物》书名是什么含义吗?

《易·系辞》曰:“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

华夏民族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熟悉、掌握事物规律,便能以精湛技艺代替天工,从而生产出超越天然物品的精美器物。

1 2 3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隐藏在博物类书中的化学:原来截取《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等华夏典籍的部分内容重新组合,就可以建立一门新的学科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