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地球仪,是在中国的元代。
那么,地球仪这个看似普通的小物件,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古人又是如何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并加以实际勘测的呢?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凝聚着华夏古人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
一个对地球形状的小小认识,体现的是华夏对自然天地孜孜以求、前赴后继的伟大探索精神。四川一地20多名儿童腺病毒阳性,会是世界流行的不明原因肝炎么?
元代赵友钦是中国历史有明确记载的、全世界第一个证明出地体浑圆的天文学家。他可不是靠肉眼观察得出结论的,而是靠经纬度,经度与纬度差。
僧一行、郭守敬对南北地区北极星高度的测量,发现不同纬度北极星高度不同。同时,元代耶律楚材测量了寻斯干城和开封城的月食,发现开封城的要早约1更半,发现东西不同地区月食出现时间不同,说明经度的存在。
而这些发现,必须有精确的计时工具作为基础条件。如果没有精确的计时工具,是不可能发现经度的。
当耶律楚材测量月食时,元代已经发明了极为精确的计时工具,所以能在同一时间观测天象,发现开封月食比寻斯干城早1更半。
在大规模测量、并得出科学数据之后,元代赵友钦论证道:
“测北极出地高下(即纬度差异),及东西各方月食之时刻早晚(即经度差异),皆地体浑圆,地度上应天度之证。”
看,地球是圆形是这么发现的。
据《元史卷四十八天文一》记载:
苦来亦阿兒子,汉言地理志也。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串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这是在干嘛,看出来了吗?
这已经是在利用“经纬度”制作地球仪了啊!
地球仪的出现,原来是在元朝。
如果明白了上述经纬度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元史中札马鲁丁于1267年制作地球仪一事(早于德国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225年)也就清楚了,地球仪不是这个西域波斯人发明的、也不是他进贡的,而是他奉命制作的。
因为地球仪的制作涉及对地球圆形概念的理解和论证,论证地球为圆形的人不是札马鲁丁,而是赵友钦。
详见:牛顿和莱布尼茨虚假神话破灭后,爱因斯坦也彻底走下了神坛。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在元代赵友钦论证地球为圆形后,华夏人并没有就此停下探索的脚步。
元末明初,1405年郑和首下西洋,轰轰烈烈的中国大航海时代拉开了帷幕。
以前,人们认为郑和七次下西洋都走同一条路线,故有上图。然而,随着研究发现愈来愈多,却发现上图只是其中一次的路线而已,并非七次都走同一条路线。
试问,换你是郑和,你会带着27000人每次都走同一条路线,不派点人去其他地方看看,顺便完成测绘?
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啊。
尽管耶稣会和东林党手眼通天,大肆销毁郑和航海资料,但有一幅图侥幸逃过一劫,保留了下来。
这幅图全名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是对于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约成于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间,原图为自右而左展开的手卷式。
由于名称太长,后人多将其简称为《郑和航海图》。
这幅航海图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之所以能逃过一劫,完全是因为茅元仪(1594-1640年)将其收录于《武备志》中(卷二百四十),使其免于被销毁的命运。
郑和下西洋,到过哪些地方?
究竟是下西洋?还是全球大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