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1日,长者在花旗国哈佛大学做了一个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及华夏历史上对人类科学、文化独特的贡献时,提到了张衡、祖冲之,还有音乐王子、律圣朱载堉。他说:“明代朱载堉首创十二平均律,后来被认定为世界通行的标准音调。”
朱载堉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历史人物。他一生勤勉,对华夏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首创十二等程律理论,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定音乐器,掀起了世界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乐祖”,李约瑟称其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天启1625年,帝国崩塌的前夕
说起来,今天我们能听到那些令人如痴如醉的音乐,其实都得感谢他。
也许有人潜意识里会觉得,大自然中的声响不是很正常的吗?音乐还需要发明创造?
是的,有韵律的音乐耳朵听上去才会觉得舒服,如果没有韵律,只会是刺耳心烦的噪音。
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
震动产生的声波有一定的频率,我们常常用频率来衡量音调,频率大的,音调就更高,频率的单位是赫兹。例如,古琴里一般会把五弦调到110赫兹左右。
但是,并不是任意频率的音放在一起都会感觉和谐。事实证明一定倍数关系、比例关系的音一起出现才会让人有舒服的感觉。西人偷盗唐化残本,蒙蔽后世,敦煌壁画倾诉:十二星座起源于华夏,没有古巴比伦和古希腊什么事儿,黄道十二宫也不是它们言称的动物园
是哪些比例呢?
人们首先发现,频率是成倍关系的音,放在一起毫无违和,甚至听起来有些似曾相识。
乐律中,这样看似简单的数理关系,人类寻找了几千年。
音乐和乐器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数学,数学又来源于天文学,只是现在的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罢了。
音乐的事儿倒底还是需要数学家来解决。
但光是一名数学家还不够,还得精通音律,是一名音律大家。
恰好,朱载堉就是这么一位复合型高级人才。
朱载堉(1536-1611),朱元璋九世孙,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九峰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明代著名的律学家(有“律圣”之称)、历学家、音乐家,是集乐器制造、舞蹈、天文历法于一身的伟大学者。
古代帝王要么是“爱江山不爱美人”、要么是“爱美人不要江山”,但朱载堉一生经历却是“爱科技、爱音乐却不爱王位”。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长子朱瞻基继承大统,是为宣宗。朱瞻基的弟弟朱瞻埈被封“郑王”。“郑”是封地,亦称藩国,郑王藩国的王府就在今日河南沁阳。
朱厚烷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世孙,袭父封爵,为郑恭王。他生活朴素,为人刚直,朱载堉受父亲影响,从小喜爱读书,所学知识颇杂,对乐律、数学、天文历法几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岁那年,朱载堉被册封为世子。
15岁时,父亲朱厚烷对嘉靖帝沉迷道教、不理朝政且大兴土木兴建道场看不下去,遂砭陈利弊直言劝谏,惹得龙颜大怒。同时,恰好郑王一脉家族中出现内讧,有人欲争夺世袭爵位,朱祐橏儿子诬告朱厚烷叛国。嘉靖帝盛怒之下,将郑王朱厚烷削去爵位,圈禁凤阳,累及朱载堉也被剥夺了世子头衔。
锦上花争先添补,雪里炭谁肯送去?